人物
时段
朝代

別集類
 答张元德(九)
    答甘吉甫(二)
    答林退思(二)
    答王晋辅(五)
    答 杜仁仲(六)
    答杜贯道(二)
    答池从周
    答胡文叔
    答潘坦翁
    答奚仲渊
  (第 79a 页)
  游北山记

北山去黄岩澄江六七里至山之樊岩石嶪峊有洞穹
然曰小有空明天每风则声从中出复曰天风门山以
洞胜故复曰灵岩岩下有瀑其声琤琤然注为川昔朱
晦翁与 杜方山
南湖讲学其上以川之状与樊川为类
故名曰小樊川后有杜清献杜司农者起而张之故村
曰杜村岩之上为岭曰招仙岭 (第 5a 页)
时不是性。盖言世人所常说。乃性之动而非性之本也。恐此语明白。深有所发于程子之意也。(后见大全如黄商伯 杜仁仲
诸书。分明以不容说。为指此性未发本体者。不啻屡言。则始知答陈安卿书。一时答问。而非 (第 551H 页)
此不可以猝既。郑愚伏撰韩久庵铭有此说。可取考。
生之谓性。与程子说。语同而指异。据朱子答 杜仁仲
分别气质本原者。尽好更问容说。
于山不可谓情。所以言性言情之不同。言情则性在其中矣。程子之言才。与孟 (第 365H 页)
命之性是未发。而论语之说仁说知。则皆是已发。其或取或舍。不亦朱子言外之旨乎。尝考大全语类而得二说焉。 杜仁仲
以五行之神为问。则曰神。是理之发用而乘气以出入者。(大全)沈庄仲以五行之神为问。则曰神字。犹云意思 (第 70L 页)
上不容说一段。以困知记说。为归宿。此固是也。但朱子。亦以不容说。为未发时。见于潘谦之书。而答黄商伯, 杜仁仲
明道论性说。又与潘书同。窃尝考之如此。然则不必引罗整庵说为重。恐当添改。而昨春所禀此章问目。亦幸从近 (第 64H 页)
。语类问通书言神者五云云。在人言之。则如何。曰知觉便是神云云。答汪长孺书曰。神灵二字。非所以言性。答 杜仁仲
书曰。但谓神即是理。却恐未然。后书则曰。却将神字。全作气看。则又误耳。 (第 146L 页)
杜仁仲
书。当与语类比性则微有迹。比气则自然又灵者。及黄勉斋形气神理说参看。语类又曰。气之精英者。为神。又曰 (第 146L 页)
玄秀所见得正。何待更赘。论语或问及语类外。大全答 杜仁仲
第四第六书。亦可参看。未知如何。未发之义。以愚蒙识。何敢妄论。而窃有所受于朱子章句,或问,语类,大全 (第 235L 页)
问曰。心无形而气有物。答林德久书曰。知觉。正是气之虚灵处。语类曰。心比性则微有迹。比气则自然又灵。答 杜仁仲
书曰。谓神即是理。却恐未然。后书又曰。神是理之发用。而乘气以出入者。却将神字。全作气看。则又误耳。语 (第 240L 页)
存焉一段。将此两个性字。分别自生之谓性以下凡说性字者。孰是天地之性。孰是气质之性。则其理自明矣。又答 杜仁仲
曰明道。此章内性字。有指其堕在气质中而言。有指其本原至善者而言。须且分别此一字。令分明不差。方可仔细 (第 364H 页)
。而气之精英。犹谓之理。则气之精爽。安知其不指理乎。但与晚年定论恐异。学者不容无取舍耳。
来书朱子答 杜仁仲
神是理之发用云云。按贺孙辛亥录。十年前曾闻神亦只是形而下者。(此时则认心为气)曰神又心之至妙处。滚在 …… (第 55L 页)
出光彩。此时则认心为气之灵。通书解晚年始出示学者。 杜仁仲
书又在党事后。而断之为理之发用。则定论固有在矣。
来书朱子曰理与气合。便能知觉。按此段首言先有知觉之 (第 56H 页)
  先师文集。说心如本心之以理言。及心之主宰之以理言。其指意明白无可疑。惟于人之神明。辨位正名处。直唤做太极。戒不得说气。如右诸条者。或非朱子本指。(观答 杜仁仲
书谓神即是理未然。将神全作气又误之云。及孟子集注。合存亡出入而谓之神明不测则可见。)又与雅言所载二 …… (第 146L 页)
 第三条。只以鄙书所引。(止)千万猛省。
下教所引朱子语二条。其论天一段。春间初提示时。甚惬蒙见。已以谨当佩服之云仰报矣。前书中。又举门下解释此段之语。而以为区区于此不敢有一毫疑贰。则今谓重教于此讳而不举者。恐或失检。其论

神一段。此是答 杜仁仲
书语。而此书全篇。平生受用于讲说。不止一再。向呈心与明德形而上下说论神条。亦举此书。反复推言之。言不 …… (第 156H 页)
生长者所警策如此乎。自此当百倍加意。随事猛省。以求赎其前罪。亦望门下之不遽弃而终教之也。
  朱子答 杜仁仲
书二段
 前书曰。所论云云亦得之。但谓神即是理。则却恐未然。更宜思之。○后书曰。神是理之发用而乘气以 (第 156L 页)
向所谓枝叶之异者。亦将有会通之日矣。区区不胜颙祝之情。
 执事所录示与人书。谓神即是理云云。
朱子答 杜仁仲
论神有数书。其前书则曰谓神即是理。却恐未然。其后书则曰将神全作气看则又误。而考其决案之辞。则乃曰神是 (第 320L 页)
妙无作为之迹。且易中诸神字。及周子程子所指以为神者。皆在本然纯粹处。故朱子于此每主理而言之耳。然其答 杜仁仲
论神有二书。前书则云谓神即是理则却恐未然。后书则云将神全作气看则又误矣。盖不可谓神即是理。辨位正名之 (第 170H 页)
。故其解之如此也。竖说倒说。其理则一也。
举目便见天地生物之心。开卷便见圣人开物之功。
栗谷论朱子答 杜仁仲
书神字曰。神有主理主气之 (第 227L 页)
讨出主宰妙用而言之。则神明知觉所乘者虽气。而所指者理也。朱子曰。神是理之发用。而乘气以出入者也。(答 杜仁仲
书。)又曰。睿知之知。与礼智之知。是一个。(中庸三十一章小注。○睿知之知。是主宰妙用。礼智之知。是其 …… (第 531L 页)
之心当则。(混沦说则父子为物。慈孝之心为则。分开说则心之气为物。所具之性为则。不可以一槩断也。)及答 杜仁仲
书。神者理之发用。皆是 (第 532H 页)
此看又如何。○又按通书动静章小注。朱子说神字。有以形而上言处。来教阙不提辨。亦乞更检而教之。
大全答 杜仁仲。(止)
可知矣。○心气之分。不待朱子说。自孟子而已曰。志。气之帅也。又曰。体有贵贱。有小大。区区于此。初未尝 (第 131L 页)
有疑矣。但据愚所见。则答 仁仲
书。神即是理。却恐朱然者。言理以准则。言神以妙用。言不可唤彼作此也。其曰将神字。全作气看。则又误者。 (第 131L 页)
 四端七情云云
大槩得之。但退翁之言。理发气随。谓理为主而发也。其言气发理乘。谓气为主而发也。若谓理在此边。气在彼边。各占地界。理发则气追其后。气发则理乘其上。如此则是蒙学胡说也。岂所以疑退翁乎。此则本当活看也。但不合分割四端七情。一属之道心。一属之人心。退翁之失在此。而不在互发之说也。四端有

不中节。语类有是说。然此则孟子言外意也。
 神以理言云云
此条所论甚善。读之洒然矣。神合有以理言。有以气言。以朱子大全答 杜仁仲
书考之。可见其意。盖以妙用言则一而无对。故属之理。以功用言则两而有对。故属之气。
 明德云云
明德。 (第 312L 页)
 孟子曰。人之于身也。兼所爱。兼所爱则兼所养也。无尺寸之肤不爱焉。则无尺寸之肤不养也。体有贵贱有小大。无以小害大。无以贱害贵。观此则心与百体。其为体于吾身则一也。(虽神明。亦不害为体。)特大小贵贱。有不同耳。
心亦百体之一也。圆外窍中者。形也。精爽所聚者。气也。故先师既言心物也。(见上)又曰。心包形气神理。此岂不大煞明白乎。虽神明。亦不害为体云者。固有恁地说时矣。但神者理之发用。而乘气以出入。朱子所以正 杜仁仲
全作气看之误也。神明亦体之云。高明所以袭 (第 410H 页)
杜仁仲
全作气看之谬也。于已不便。则虽朱子之言。亦不之顾。直令人惶恐也。○又念心若一以形体言。则心反为小体矣 (第 410H 页)
道。乃谓之理。乃谓之太极也。只此一条。先师之说。非昧于物则之分。而吹告释已冷之灰。昭然可见矣。朱子答 杜仁仲。
有曰。神是理之发用。而乘气以出入者也。是辨位正名。神虽是气。而气不独行。须是理为之主。而乃有此妙用也 (第 420H 页)